嗨,我是小圆,还是那个喜欢唠叨的学姐。说真话,最近总有家长问我:"到底什么才叫好教育?"我想了很久。不是高分,不是奖状,更不是那一纸录取通知书。真正的教育,其实就是,培养孩子活成一个心态积极的人。不是吗?你回头看看,生活里那些真正过得顺的人,不是运气特别好,也不是天赋异禀,而是遇事不怕,没那么容易被打趴下。## 1\。积极心态,不是喊口号
有些人一听"积极心态",就以为是嘴上说说,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喊"我很棒"。其实不是。真正的积极心态,不是假装阳光,不是硬挤微笑,更不是遇到任何事都说无所谓。它更像是一种"遇到难题,你还能试着想想办法"的底气。有时候,甚至是在你很丧的时候,还能自嘲一句:"算了,明天再努力也不迟"。积极,其实是在跌倒以后,还能拍拍灰站起来,而不是从没摔倒过。
2\。孩子需要被看见,而不是被"修理"你有没有发现,很多家长特别喜欢拿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。考了95分,只看到那5分怎么丢的。跳舞得了一等奖,只盯着动作哪里还不够标准。说实话,我小时候也遇到过——考砸了,被训一通,考好了,也没几句好话。这种"只看短板"的习惯,很容易让孩子觉得:"我怎么做都不够好。"慢慢地,就丧失了主动尝试的勇气。其实,孩子最怕的不是批评,而是那种"我付出再多,也没人看见"的无力感。被信任,被肯定,是孩子心态健康成长的土壤。
3\。试着多一些"高估",少一些"挑刺"有个词,叫"皮格马利翁效应"。说白了,就是你怎么看孩子,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。我有个学生,初三时成绩不太行,但我一直和她说:"你是那种关键时刻容易爆发的人。"后来她真的在中考逆袭,进了市重点。信任,有时候比辅导书还管用。
但现实中,很多家长怕孩子骄傲,总喜欢"泼点冷水"。其实,"高估"孩子,不是盲目乐观,是让他们相信"我值得被期待"。有人批评,有人鼓励,而她,是被父母坚定站在身后的那一个。
4\。鼓励,永远比批评更有力量
你说,我们小时候,受的批评还少吗?但你还记得,哪次表扬让你高兴了好几天?心理学上说,"负面评价带来的影响,需要三倍的正面反馈才能抵消"。可现实里,很多家长一着急,批评就像机关枪,夸奖却很吝啬。孩子不是玻璃心,但谁都希望被认可。哪怕只是一次进步,一句"你做得挺好",也会让他们记很久。真正的成长,是在被肯定中慢慢发生的。
5\。积极,不等于无脑乐观
坦白说,我特别怕那种"一切都会好的"鸡汤。有些事,就是很难,很糟心,光靠意念没用。但积极心态,不是让你装作没问题,而是能坦然面对问题,然后去想,有没有解决的办法。有时候,允许孩子说"我难受","我不想学",其实比催着他"加油"更有效。情绪,是用来感受的,不是用来压抑的。
6\。家庭的氛围,决定孩子的底色
说实话,你有没有发现,那些心态稳定的孩子,家里大多都挺温暖。不是说没矛盾,而是遇到问题,父母会商量,会倾听,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指责。一个被包容的孩子,更容易成为自信的人。如果家长总在孩子面前吵架,或者只会挑刺,孩子很难学会平和。家庭,其实就是孩子心态的第一所"学校"。## 7\。小结?不,只是随想
说到这,我也不敢说自己就是懂教育的"专家"。有时候,我也会焦虑,也会忍不住唠叨孩子。但每当我看到那些阳光、自信、心态好的孩子,都觉得,也许最好的教育,就是让孩子相信:无论遇到什么,我都能挺过去。不是不怕输,是知道,输了也有力气再来一次。这,就够了。教育就是,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。别的,都是锦上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