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

hqy hqy 发表于2025-07-02 09:12:22 浏览6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梅雨季期间,心血管急症患者明显增多,中老年人群尤为突出。研究显示,持续高湿天气可能与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上升相关。这一现象提示需重视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健康防护。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 第1张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 第2张

潮湿天气如何攻击心脏?

■ 血液变“淤泥”:黏得流不动的危险

当空气湿度超过80%,我们的血液会发生可怕的变化:黏度会增加,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在一起,纤维蛋白原浓度也会升高。这时候的血液就像混入泥沙的河水,流动得越来越慢,血栓风险自然大大增加。

■ 三大机制解析

气压下降易引起血压波动,进而加剧血管内皮损伤;湿度上升会致使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;而昼夜温差若超过7℃,血管则会频繁痉挛,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。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 第3张

梅雨季哪些人健康风险更大?

高血压患者:清晨血压波动的风险增加。

冠心病患者: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增加。

老年人:起夜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上升。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 第4张

实用防护指南:

从环境到生活的全方位守护

【1、居家环境巧调节】

■ 湿度管理是关键

用空调除湿模式把湿度控制在45%-55%。研究显示,夏季平均湿度每增加10%,心血管疾病风险将增加17%。

浴室一定要装防滑垫,再配个强力排气扇,既能减少滑倒风险,又能降低湿热危害。

■ 空气流通有讲究

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开窗通风,这时候湿度相对较低,避开早晚的高湿时段。

每10平米放500克氯化钙除湿盒,既能吸湿,还能减少霉菌滋生。

健康谈 | 梅雨季,要警惕心血管急症 第5张

【2、运动方式大改造】

别再早起晨跑了,改成室内练八段锦,能有效让心率波动减少。

游泳可换成浅水区行走,以此降低血管痉挛的风险。

激烈的球类运动不如改练瑜伽,如此身体的耗氧量会下降。

【3、智能监测与急救准备】

血压计:重点关注清晨血压是否异常。

血氧手环:设定94%的报警值,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及时就医。

硝酸甘油:棕瓶避光阴凉存,开封三月必更换,舌下含服才有效。

急救卡:写上病史和用药禁忌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
专家叮嘱

梅雨季建议运动前30分钟先喝杯水;空调打开除湿模式运行1~2小时再进房间;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及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!当梅雨黄色预警发布时,高危人群要做到非必要不外出,每天严密监测身体指标,急救药一定要随身带着。

梅雨季虽然潮湿难熬,但只要做好防护,就能大大降低风险。

来源 | 苏州疾控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群贤毕至

访客